说到糖尿病的危害,人们往往熟悉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病等。事实上,骨骼系统中还有一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危害大、致残、死亡率高,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身体骨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这是一种不可低估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糖友骨质量容易下降
研究表明,糖友的骨质比正常人下降得更快,主要有五个原因:
1、高血糖可导致机体钙磷代谢的平衡失调。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渗透性利尿同时将钙、磷、镁排出体外,低钙、低镁状态又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使溶骨作用增强。
胰岛素减少会影响成骨细胞的功能。糖尿病使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使成骨减弱。
3.糖尿病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当糖尿病导致肾功能受损时,肾组织中羟化酶的活性会显著降低,使体内维生素D无法充分激活,从而减少肠道钙的吸收。
一些糖尿病患者并发性腺功能减退,雌激素缺乏会促进和加重骨质疏松症。
5.糖尿病,如合并骨组织的营养血管和神经病变,会加重骨骼的营养障碍。因此,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有什么关系?
那么,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有什么关系呢?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和普通骨质疏松症有什么区别?
先说骨质疏松症。我们的骨组织由胶原蛋白和其他蛋白质形成的骨基质两部分组成,以及以钙和磷化合物为主的骨盐。骨盐沉积在骨基质上形成骨骼。坚硬的骨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保持着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骨骼每天都是新的。
然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各种类型的骨病类型的骨病。比如骨形成的速度跟不上骨吸收,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受损,会引起骨质疏松,大大增加骨脆性和骨折的风险。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通常是由老年人骨形成能力下降或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
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要注意三点
1.控制糖尿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最好将空腹血糖控制在130mg/dl(7.2mmol/L尿糖控制在10左右g/24h同时,坚持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疗法,积极治疗并发症。控制糖尿病后,骨质疏松症和骨痛可以减轻或缓解。
3.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使用降钙素或双磷酸盐。药物能抑制骨吸收,减轻骨痛;氯化钠能刺激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
2.补钙和维生素D制剂:目前钙的种类很多,但应补充碳酸钙、氟化钙或柠檬酸钙等钙含量较高的药物,每天至少500~1000mg元素钙;补充维生素D制剂,每天至少1万元mg,或补充活性维生素D,促进肠道钙磷吸收,促进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