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缺血性中风怎样治疗

发布时间:2020-12-1028935次浏览

缺血性中风的发生会给人们的脑袋带来危害、生活带来阻碍,最好是能够及时的将这一问题解决,让中风问题不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但是缺血性中风怎样治疗?不少人现在都被治疗方法给困扰住了,不知道用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有效解决它。

1.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国外近年来提出了"治疗窗”的概念,即确定中风后什么时期给药,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损伤和获得最佳康复。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时问窗一般定为病发后的36小时。实际上超早期治疗应在病发后3小时以内,可有效地抢救梗死周围的缺血半暗区的脑组织,使那些处于可逆性损伤的脑细胞尽可能被挽救过来。

2.阶段性治疗

根据缺血性性中风的病理、生理、生化改变过程,合理治疗可按3个阶段,不同时间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即发病后1~48小时。3~6小时内选择溶栓治疗,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精制蛇毒(降纤酶)和人组织纤溶原激活剂等。发病12~24小时或48小时内,可给予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加A1甲、辅酶A、维生素c等),但忌用单纯葡萄糖液,更不能用高糖液,以免加重病情。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和甘露醇、地塞米松、过氧化物歧化酶等。自由基消除剂,以保护脑细胞。根据血压情况选用尼莫地平、尼卡地平、脑益嗪、盐酸氟桂利嗪等钙离子拮抗剂,阻止钙离子过度的细胞内流,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减少脑细胞损伤,避免发生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可用复方丹参、川芎嗪或低分子右旋糖苷等药,以调整血压,改善微循环。但慎用降压药,禁用或慎用血管扩张荆。24~48小时后酌情使用地塞米松、甘露醇、速尿等脱水降颅内压药,以减轻神经细胞水肿。

第二阶段:即发病后3~14天阶段治疗。发病2~3天后进行脱水降低颅内压治疗是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神经细胞功能的重要措施。常用的有甘露醇、速尿、果糖甘油盐水。重症腩梗死者可提早应用降颅内压药。糖尿病者思用含糖液体,高血压者防止输液过多过快。继续用钙离子拮抗剂、复方丹参、减轻神经细胞水肿等药物。此阶段要应用促a进和改善脑细胞代谢的细胞活性剂,如胞二磷胆碱、脑复康、脑活素或脑通等。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如语言训练、肢体被动活动、患肢置于最大功能体位等。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第三阶段:即病后3~12星期阶段治疗。继续应用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进行正规的语音功能康复训练、肢体功能锻炼等。

3.康复治疗

康复工作开始的早晚对患者日后的病情恢复关系密切,急性期只要生命体征稳定,神经损害症状不再发展就可开始康复治疗,通常病发后第四天就可开始,这对防止肢体瘫痪、关节僵硬、肌肉挛缩,促使肢体功能的恢复,在某种意义上说比药物还重要。康复治疗的持续时间要长,患者得病后动与不动其后果很不一样,有些患者病后一直卧床,不注意康复治疗1~2个月后就可出现肢体僵硬挛缩。首先,要使肢体和关节保持在功能位置,并定时变换体位。其次,应进行瘫肢的被动运动,如按摩肌肉、活动关节。再次,可在家属的协助下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如洗脸、更衣、洗澡、进食、排便、孑亍走,原则是循序渐进,先坐后站再行走,先易后难,随着病清恢复,可从事简单家务和室外活动。

相关推荐

中风瘫痪还能恢复吗
中风瘫痪是否能恢复需要通过患者的损伤部位即程度、后续治疗的有效性以及相关康复训练的效果等综合判断。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是一种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局部或整体脑组织损害,引起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或致死的一种疾病。中风损伤部位位于非重要的功能区域,通过积极治疗,偏瘫是有可能康复的,如果损伤部位位于脑室、脑干或丘脑等重要功能区域,恢复可能性很小。临床上,偏瘫后应及时积极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可以控制病情,改善症状,预防再次中风。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神经保护类药物,如胞二磷胆碱等。中成药如同仁堂再造丸是临床比较常用的,具有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的功效,适用于中风后的瘫痪、手脚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此外,患者需要尽早开展康复锻炼,比如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步态训练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能够有效促进中风瘫痪症状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18

2023-02-15

2329次收听

怀疑中风做什么检查
怀疑中风的患者,应该要立即前往当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配合医生进行头颅CT以及核磁共振检查来明确诊断。中风可以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缺血性中风主要称为脑梗塞和脑栓塞,而出血性中风,通常指的是脑出血。所以,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检查头颅CT和核磁共振就能够明确诊断,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通常对于脑梗死和脑栓塞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还要配合医生来进行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药物处理。对于脑出血的患者,则需要尽快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进行手术。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8

79465次收听

中风最佳治疗办法
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因此,加强对全民普及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会真正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那么中风最佳治疗办法有哪些呢?
引起脑中风的原因
引起脑中风的原因有哪些?专家介绍,引起脑中风的原因和人的衰老有直接的联系,我们知道,中风多发生于老年身上,这是因为老年人一方面身体呈衰老状态,有很多慢性病会显示出来,而引起脑中风的原因与慢性病有很大的联系,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
中风早期的4个征兆性症状表现是什么
中风的早期征兆性症状主要有4个,即顽固性头皮发痒症状;由于颅内血流量减少或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导致的一过性黑蒙症状;阵发性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的短暂性视力障碍;伴随喷射性呕吐的头痛症状。
什么是中风
中风在医学上又称为脑卒中,可以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突然阻塞,导致血液不能进入大脑,而出现局部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脑出血和脑梗死。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已成为我国目前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也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首要原因。急性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降低死亡率;恢复期介入康复治疗,有助于降低致残率;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有助于降低中风的发生率。
语音时长 01:06

2020-03-10

56169次收听

中风症状
中风的症状有六个:第一、头痛,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头痛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症状,也是一个重要的脑中风信号。第二、呕吐,一般来说呕吐是伴随着头痛一起出现的,也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其特点是出现喷射状的呕吐。如果呕吐物中有咖啡色的,或者是酱油色的,还有棕黑色的液体,这说明病情是比较严重的。第三、眩晕,眩晕同时伴有耳鸣的症状,也是中风比较常见的症状。第四、一侧肢体和面部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第五、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还有食物从口角流出。第六、情绪的改变,比如出现精神异常、性格改变或躁动不安等。另外少数脑卒中的患者还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全身的乏力、出汗、心悸和胸闷等不适症状。
语音时长 01:19

2020-03-10

65063次收听

中风怎么用药
中风包括两种,一种是缺血性的中风,还有一种是出血性的中风,不同中风,用药也不同。在急性期抢救期间,缺血性的中风应该抗凝,甚至用双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同时使用,还可以改善循环、活血化瘀,建立侧枝循环等等,挽救半暗带的细胞,促进细胞功能的恢复,保护脑细胞等等,这些药物的治疗至关重要。在恢复期病情稳定以后,还要加上康复的治疗,康复的治疗可以用药中西药物,也可以用体疗,也可以用理疗、针灸、按摩等等,用药的同时是一个综合的治疗的过程。缺血性的治疗,在急性期在抢救病人的时候,当然要止血,要降颅压,防止出现脑疝,防止出现合并症,防止患者生命中枢受到影响,防止合并症,防止感染等等。在缓解期康复期也可以采用康复的治疗措施,和缺血性的治疗区别不太大。在继续巩固治疗的同时,巩固疗效同时也防止病情的复发。因为出血性的患者复发率也非常高,比如说脑出血在4周之内复发率就可以达到1/10左右,蛛网膜下腔出血在4周之内急性期复发率达到30%左右,这是保守的统计数字,可能实际这个数字还要大一些,防止复发也是在中风的缓解期、康复期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所用的药物也是大同小异的。
语音时长 02:14

2020-02-24

68974次收听

01:55
中风能治好吗
中风能否治好,需根据患者中风类型、就诊时间、治疗方法、后期康复方法决定。部分中风可以痊愈,比如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患者在三到四点五个小时之内,得到溶栓等治疗措施,挽救了部分尚未坏死的脑组织,可以极大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对于有后遗症的患者,可以通过系统全面的康复治疗,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让患者能够回归社会、回归工作,做到康复的最佳状态。综上,中风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所以患者会出现不同的预后。
吃东西总是咬到自己怎么回事
在吃东西的时候,如果经常性咬到自己,那么就应该引起重视,其实也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边吃饭边说话而导致,也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或者是中风以及脑梗死所造成,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不应该过于的忽视,还是应该做好全面的检查。
02:46
中风偏瘫有哪些临床表现
中风在医学术语上叫做脑卒中,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系统的损伤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一侧的肢体的无力、瘫痪,或者出现一侧肢体的感觉障碍麻木,患者也会出现一侧的面部的麻木或是口角歪斜,这种情况临床上最常见,突然发现患者嘴歪了,有的病人会出现说话不清楚,这两种情况一个叫构音障碍,一个叫运动性失语。比较重的患者会出现大面积脑梗,患者会出现双眼向一侧的注视,病变的部位在脑干的,也会出现双眼向一侧的注视。有的患者会出现单侧或者双眼视力的丧失、模糊。如果脑卒中的病变累积到了脑干后循环或者小脑,病人会出现严重的头晕,同时还伴有呕吐。重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这都是中风的临床表现。
02:59
中风偏瘫后针灸扎哪些穴位
针灸治疗是根据患者当时起病中脏腑跟中经络的不同。中脏腑常用穴位是百会、风池、人中、丰隆、太冲等。中经络临床取穴比较多,是根据上下肢偏瘫以及后遗症来进行取穴,像肩俞、曲池、外关,还有合谷以及环跳、秩边、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这些穴位,根据辨证分型加减来取穴达到治疗目的。中风是指卒中,会有昏扑倒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的症状,特点是起病急、变化迅速,以老年人居多。针灸治疗中风非常有效,并且是常用一个治疗方法,根据辨证论治不同症型,针灸的取穴也不同。从中风的分期来说,分中脏腑、中经络;病程时间分急性期、缓解期以及后遗症期。急性期一般是起病到两周,只要重一点可能到一个月;如果缓解期、恢复期,就应该是两周以后到六个月;后遗症期是六个月以后。
02:20
中风偏瘫针灸期间怎么康复锻炼
在针灸治疗同时,也会给予病人指导,如肢体功能锻炼、负重以及肢体的活动方面,进行锻炼。中风偏瘫到后期影响生活质量、致残率比较高,影响生活的因素比较大。在针灸治疗期间,要进行饮食、心理以及功能康复的锻炼。对大关节在中风偏瘫时,恢复早;对小关节的功能康复会晚一点,所以在小关节的功能康复上也要指导。比如手指的对指、捡豆,还有手指的力量康复,也要做适当的指导。在后期功能康复也会随治疗进展,进一步提高。在针灸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叮嘱病人功能的锻炼,可能康复会更快。同时也要给病人饮食方面的指导,或生活习惯方面的建议来共同的指导治疗康复,加快康复的恢复。
中风患者抑郁症的识别
抑郁症的诊断不仅仅是心情不好,还要看患者是否具备一定的伴随症状。中风后的抑郁情绪,对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除了心情不好、兴趣降低、不开心外,还有多种伴随症状。
02:57
中风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风的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患者在急性发作期4.5小时内,主要采用静脉或动脉的溶栓,超过4.5小时也有相应的抗栓治疗,还有中医非药物治疗,包括针刺、推拿、拔罐、中药。在恢复期的患者除控制好危险因素外,还要进行肢体、言语等功能性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