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出血治疗方法大全

发布时间:2020-12-1026329次浏览

近几年脑出血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大家对这个疾病的认知度也大大提高,很多人都对这个病有些了解,一些注重养生的人甚至未雨绸缪提早做好预防,避免脑出血的发生给身体造成伤害,可是针对于这个病的治疗可能了解全面的人并不多,下面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脑出血治疗方法大全。

西医认为脑出血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一般治疗:①保持安静,尽量避免搬动和不必要的检查,原则上就地治疗,一般认为脑出血发病后需完全卧床,环境安静,谢绝探视,避免任何活动。某些因各种不良刺激引起躁动不安者,需针对具体情况消除不良刺激,降低颅压、导尿等。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以加强大脑的保护性抑制,减轻由出血给整个大脑带来的损伤。常用的镇静剂有地西泮(安定)、苯海拉明等,但应禁用吗啡、哌替啶(杜冷丁)等呼吸抑制剂。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间歇吸入含氧空气。意识障碍、呼吸不畅者及早采用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畅通是抢救成败的关键所在。③严密观察,加强护理:按病情轻重缓急,定时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定期翻身、吸痰、清理大小便和衣褥、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等良好的基本护理。

2、控制血压防止再出血:脑出血患者通常引起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功能紊乱,血压剧烈波动,起病后血压常维持一个较高水平,且波动很大,不利于止血,有促使再出血的危险,因此有人认为适当降低过高的血压是治疗脑出血的一个关键。急性期的降压治疗不宜过速,否则会影响脑血供,加重脑缺氧。一般认为血压低于24/13.3kPa(180/100mmHg)不必急于降压,高于此值,则在降颅压的同时,慎重降压,降至21.3/13.3kPa(160/100mmHg),或恢复到病前水平即可。舒张压较低,脉压差大者,不宜用降压药。对于血压过高的病人可抬高床头30°~50°,待血压降低后再将床放平。如血压持续下降,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提示预后不良,应加用升压药。

3、脱水治疗:ICH引起的脑水肿有复杂的病理生理及生化改变过程。通过脱水药物的多种作用机制,中断或逆转水肿恶性循环的重要环节,最终使ICP降低,脑组织水肿消除,为恢复脑功能争取时间,这是治疗ICH的一项重要方法。

4、补充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昏迷、重症病人可禁食1~2天,适当补充液体,鼻饲或静脉补液,但不可过多过快。每天入量不宜超过2500ml,应用脱水、利尿药时,以维持正常尿量和尿比重为宜。按生化指标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急性期不可多用高渗葡萄糖静注。以免加重脑损害。以鼻饲流质饮食保持进水量、热量和电解质平衡较为稳妥。

5、激素的应用:急性期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助于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并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稳定细胞膜或溶酶体,减少脑脊液的生成,从而减轻脑水肿,维持血脑屏障功能完整性,减少蛋白质渗出等作用。但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可引起消化道出血,降低机体免疫能力,不利于炎症控制,可能掩盖肺部炎症症状。且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溃疡病有不利作用,故应慎用,更不可长期应用。

6、止血药的应用:目前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止血药物应用尚存争论。国内资料中未见有止血药物对脑出血有降低病死率、延长生存时间的报道。各种止血剂主要阻止实质性毛细血管出血,但对动脉破裂所致的出血无明显作用。盲目应用止血剂易诱发脑梗死或心肌梗死。一般认为,对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病者,应补足血液成分,氨基己酸属抗纤溶剂,有阻止纤维蛋白溶酶的形成作用,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也有一定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故临床仍应用于治疗脑出血,通常使用1周。

7、脑保护、脑细胞营养药的应用:头部放置冰帽或双侧颈动脉放置冰袋或人工冬眠疗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病人,以降低脑的基础代谢,提高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以达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8、外科手术治疗:无论行血肿清除术或血肿抽吸术,其目的都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而未破坏的神经元恢复功能,对某些危重病人,不但可以挽救生命,而且可以提高生存质量。虽然脑出血手术治疗已广泛开展,但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至今仍无统一意见,一般认为年龄不太大,生命体征平稳,心肾功能无明显障碍,血压<26.6>10ml,直径>3cm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血肿20ml或有脑干受压征应紧急手术清除血肿,否则随时可能发生脑疝死亡。②壳核出血血肿>50ml,或颅内压明显增高有可能形成脑疝者。③丘脑出血血肿>10ml,病情继续恶化者。对重症原发性脑室出血或丘脑内侧出血大量破入脑室者,可行颅骨钻孔,脑室外引流加腰穿放液治疗。禁忌证:①高龄而有心脏或其他内脏疾患②血压过高未得到控制③生命体征不稳定,如深昏迷、瞳孔散大,血压、呼吸、脉搏不规则等④出血部位位于内囊深处、丘脑、脑干等。

以上就是关于脑出血治疗方法的介绍,希望大家有所了解,一旦身边有发病患者需要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不可拖延。

相关推荐

03:25
为什么一生气全身发抖
人一生气全身发抖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因为人在生气的状态下交感神经比较兴奋,肾上腺素分泌也会增多,人体代谢、心率都相应加快、血压升高,出现血管痉挛状态引起全身发抖。情绪平稳后肾上腺素分泌随后也会趋于正常,全身发抖的症状也会随之好转,这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射。经常生气的危害很大,可以引起多种疾病:1、损伤肝脏:人在生气的时候身体会分泌一种儿茶酚胺的物质,使脂肪酸分解加强以及血糖升高,肝细胞和血液内的毒素就会相应的增加,肝脏长时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排毒不及时,长期以往毒素堆积,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2、心脏病方面:长期生气会使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容易引起部分血管出现收缩的情况,进而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频繁往复就容易出现心脏病。3、胃溃疡等胃肠疾病:生气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减少胃肠血流量,使胃肠蠕动减慢,也有可能引起胃溃疡的发生。4、导致内分泌紊乱:长期生气和压抑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月经不调、生理周期不规律、经量减少、血色暗红等问题,甚至出现闭经或更年期提早到来。。5、容易失眠:长时间生气,让自己处于焦虑常态,有可能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长期以往睡眠质量就容易降低。除此之外,经常生气还可能引起脑出血、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还会引起抵抗力低下。平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态放平和,避免过度生气,防止对自生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01:53
脑出血不能做手术怎么办
脑出血不能做手术的情况,第一是出血量比较小,无需手术治疗。第二是病情过于严重,出血量非常巨大,已经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和生命体征不稳定,仅能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和最有效的药物治疗,预后非常不乐观的。第三类是由于患者心、肺、肝肾等各方面的功能不全,难以耐受手术和全麻的风险。第四类是患者存在一些手术治疗的禁忌症,比如严重的凝血功能不全,如发生在血液病患者,血小板很低、凝血机制严重障碍,或者肝硬化、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
02:01
脑出血开颅手术成功率
脑出血开颅手术的成功率,取决于患者的出血量、意识状况,以及发生出血之后的救治时机,当然患者以往的身体健康状况,比如心、肺、肝肾功能等,也会影响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一般来讲对于出血量属于中等量的出血,在出血发生之后及时地到达医院并进行手术治疗,血肿清除之后没有再次出血,患者的病情通常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当然这种情况患者也可能会遗留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轻度脑出血能恢复正常人吗
轻微脑出血的患者通过积极治疗是可以恢复成为正常人的。轻微脑出血患者,若出血面积不是特别大,且位置较好,目前无进行性出血的情况,一般是比较容易恢复的。若患者症状轻微或无明显症状的时候,说明出血量较少,通过及时治疗止血,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后,血块逐渐吸收,是可以恢复成为正常人的。但是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用药,在恢复期需要控制好血压、血糖等。由于脑出血是属于容易复发的疾病,因此改善生活方式,能够帮助患者身体的恢复,降低其复发及加重的可能。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88322次收听

身体半边麻木是什么病
出现身体半边麻木,常见的原因是支配身体的感觉神经受损所导致的。其中最常见的病变部位在基底节区丘脑。在该部位发生的病变都会引起麻木,常见的疾病有脑出血、脑梗死,这是最常见的引起半边身体麻木的疾病。当在基底节区域如有肿瘤压迫,也会导致身体半边的麻木。感染性的疾病,如脑炎等,累及基底节区,也会出现感觉的异常。因此对于出现半边身体麻木的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对因进行治疗,采取合适正确的治疗手段。同时可联用营养神经,保护脑细胞的药物,可更好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54420次收听

老人脑出血要手术吗
老年人出现了脑出血是否要进行手术是要取决于出血的量。如果出血量很大的话,一般是以30毫升为界,中线有明显的偏移,脑血种严重的患者,并且还有很明显的神经症状,一般在这种情况下,都是要建议手术治疗的。一般采用的就是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脑出血是一类神经系统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的出现破裂,并且导致该血管所营养的一个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从而就影响到了大脑的功能,最终就引起一系列临床上的症状,临床上可以表现为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等等。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10

74011次收听

关于脑出血怎么遗传
脑出血怎么遗传这个问题是每一个得了这个病的人最关心的,因为这个病近几年发病率逐渐升高,人群也从中老年人开始逐渐年轻化,大家都开始关注这个病,那么这个病到底会不会遗传呢,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得了脑出血能确诊吗
脑出血这种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于身边年纪大的老年人,如何能及时的检查出脑出血病人的发病,并及做好预防,减少发病概率,我们就应该知道脑出血应该如何诊断,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下脑出血能确诊吗?
脑出血的原因有什么
脑出血的原因有多种。对于年轻人,脑出血的原因大部分是血管畸形,当然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血友病和凝血功能异常,也可以引起脑出血,对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脑出血常见的原因一个是高血压脑出血,在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下,血管壁退化,脆性加强,血压波动过大容易破裂出血;第二个原因是大血管退化,转变成动脉瘤,可以引起血管破裂,还有其他少见的原因,比如某些药物可以引起出血,抗凝药、抗血小板生成药之类的药物可以引起脑出血。
语音时长 01:41

2020-06-03

52385次收听

高血压脑出血要怎么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有多种治疗方式。第一种是保守治疗,也称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就是通过药物控制血压,适合神志清楚、出血量不大的患者,血压控制好,少量的出血会缓慢吸收;第二种治疗方式,出血量比较多,甚至出现脑疝,危及生命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来治疗,手术分为多种类型,一种是开颅手术,在显微镜下去除瘀血并止血,还有一种是微创手术,微创是通过孔道插手术管抽吸出血部位的血,并输入药物化血再吸引,所以这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
语音时长 01:31

2020-06-03

66094次收听

突发脑出血的原因
突发性脑出血的原因,首先有可能是寒冷天气引起的,会导致患者因为血压升高而发生破裂;其次,有可能跟患者受到了精神刺激而导致血管收缩关系;再者,过度疲劳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也是诱因;最后,酗酒以及抽烟也会诱发突发性脑出血。
脑出血的危害有哪些
脑出血这种疾病会导致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而且短时间内还会有头痛的现象出现,甚至还会有呕吐等情况出现,血压也会升高,心率快等一些现象出现,针对一些桥脑出血的患者,还会有交叉性瘫痪的现象出现,日常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脑出血要做哪些检查
脑出血可以通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头晕、面部麻木、肢体麻木、行动不便等先兆性病症的体表特征检查、脑部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等方式予以诊断。建议患者尽早进行相关检查并积极治疗。
01:49
脑出血的危险期是几天
脑出血在两周以内为危险期,一周以内为极危险期。两周之内有可能再出血,而且两周之内有可能没找到原发病因,再出血容易出现脑疝、昏迷,甚至死亡。脑出血最常见原因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如果出血量瞬间达到高峰,危险期很快。
02:51
高血压脑出血能治好吗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在脑出血急性期,要积极进行治疗,让脑出血不再扩大。第二是高血压的治疗,可以服用降血压的药物。脑出血急性期的血压要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第三在稳定期,则要防止高血压脑出血再次发生。高血压脑出血的治愈程度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出血救治的时间、治疗方法、康复长短都有关系。因此建议患者及早救治,进行个体化康复治疗方式。但多数脑出血后会有后遗症,即各种功能障碍,与脑梗塞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