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中医治疗
牙周炎为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牙龈潮红、肿胀、溢脓,出血、疼痛,伴牙齿松动,牙周袋深,嚼肌无力,及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状。病程缠绵,经久难愈,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肾阴虚兼胃热而引起。治当养阴清热、攻毒败毒、止痛消肿。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采用滋补肾阴及清泻胃热之法,自拟“牙周败毒汤”随证加减内服,验之临床,每获良效。
本方专为治疗急慢性牙周炎而设。能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迅速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加速组织新陈代谢,及时控制病情,可对抗感染,有效地消除牙周组织局部炎症,使齿龈肿胀疼痛及伴随症状得以缓解、消失,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促进早愈,达到扶正祛邪,清热败毒,排脓消肿,止血固齿,除臭定痛之目的。具有药源广,服用简便,药专效宏,抗炎力胜,消肿迅速,见效快,作用强,治愈率高,复发性低,长期服用,不产生耐药性,无明显毒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的特点,是消炎止痛效果较理想的一种有效内服治疗剂。现简介如下。
组成:石膏(打碎先煎)30~60克、生地15~30克、玄参15~30克、骨碎补9~30克、露蜂房9~30克、知母10~15克、黄芩10~15克、赤芍9~15克、牛膝9~15克、丹皮6~12克。证见头痛加菊花;发热加柴胡;口苦加龙胆草;口干加葛根;烦渴加花粉;厌食加山楂;失眠加合欢皮;耳鸣加女贞子;尿赤加山枝子;便秘加火麻仁;颜面肿胀加丹参、草河车;淋巴结肿大加牡蛎、夏枯草;腰膝酸软加寄生、川断、杜仲;胃火炽盛加黄连、银花、地丁、麦冬、大黄,去骨碎补;阴虚火旺加熟地、山萸肉、枸杞子、黄柏、旱莲草;热毒亢盛加蒲公英、败酱草、大青叶、苦参、紫草;若牙龈溢血加茅根、槐米、侧柏叶;肿甚有脓加白芷、皂角刺、漏芦;疼痛较剧加玄胡、没药、三七;病程冗长加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当归、桃仁、红花;日久不愈加穿山甲、地龙、土鳖虫。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午晚服。重症者可每日2剂。所余药渣再加水浓煎,滤取药液,趁温分次频频含漱。15日为1个疗程,直至局部体征及全身症状全部消失。
治疗期间应保持口腔卫生,正确刷牙,忌坚硬、香燥、油炸、酒类、辛辣之品,女性月经期及孕妇禁服本方。
功能:清胃降火、解毒消肿、凉血止血、化瘀通络、滋阴补肾、坚骨固齿、活血镇痛。
疗效:急性者一般1~2个疗程牙龈红肿消退、出血停止、疼痛缓解、溢脓及口臭消失;慢性者用药3~5个疗程牙周病情基本稳定,牙齿松动减轻,牙槽骨吸收好转,牙齿咀嚼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