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有很多种,月经不调只是很常见的一种,而且也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是月经不调让很多女性都非常头疼,月经不调会有很多症状,身体也经常会感觉很不舒服,有人还会经常恶心头晕,那月经不调会头晕吗?月经不调头晕怎么办?
1、月经不调会头晕吗
生活中不少月经不调患者在经期的时候出现头晕的症状,其中女性常常在经前或经后,出现头痛,并伴有头晕、心悸少寐,神疲乏力等症状,且经后一周消失或明显减轻,这在中医学上称为经行头痛。具体的介绍如下:
经期头晕是由于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神经体液的调控下进行的,所以女性的这一正常周期性生理变化,尤其是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就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她们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效率。
如在月经期,由于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的突然下降,子宫内螺旋小动脉破裂,子宫剥离、坏死和脱落,可引起人体一系列不适反应。加上一些心理因素引起的如头昏、头晕、疲乏等症状,均可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情绪变坏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当您进入增生期后,卵胞逐渐生长发育,分泌雌激素,子宫修复增生,恰似枯木适春,身体机能活动逐渐平衡状态,人的精神及学习、工作效率也进入良好状态。接近分泌期,卵子成熟并排出后,孕激素和雌激素的水平增加并达到一定比例,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内膜血液供应充足,神经内分泌活动平稳,使人的工作热情、效率等处于高涨时期。
然而到月经前期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量又开始下降,接踵而来的又是下一个月经期。可见,女性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反应,与机体有着密切的生物学联系。其原因在于丘脑下部、大脑皮质、卵巢、子宫之间的活动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
2、月经不调有什么症状
女人出现月经不调的现象很多,但是很多人对其并了解,及时了解月经不调的症状,可以提前做好预防。
1、痛经
指的是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发作剧烈时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手冷、脚冷、恶心呕吐,甚至会导致虚脱和昏厥。
2、不正常的出血
女性在生理期间来临时所流出的经血或是在分娩阶段的出血,都算是正常的出血,除了这两种情形以外的出血都属于不正常的女性私处出血。
3、经期延迟
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才来一次,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4、经期提前
月经提前指平时月经周期正常,突然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5、经期延长
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正常,但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女性私处出血。
6、经血颜色异常
正常的血是暗红色的,血中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小碎片、宫颈粘液、女性私处上皮细胞,无血块。如果经血稀薄如水,仅有点粉红色或发黑发紫,则是不正常的。如果经血完全是凝血块,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应及早就医,保证身体健康。
7、经血量多或少
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就算是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这就不正常了。月经量少于20毫升,仅需少量甚至可以不用卫生巾,经血呈暗紫色或粉色,也是不正常的。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女性月经不调的症状,如果您有出现以上介绍的症状的话,一定要及时治疗才行哟。
3、针灸能治疗月经不调吗
针灸能治疗月经不调吗?据了解,月经不调可以采取针灸治疗的,不过月经不调分为很多种,针灸治疗月经不调也要对症治疗才行:
1、月经提前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月经推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月经紊乱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