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往往比高血糖更凶险,轻度低血糖容易引起四肢发冷、脸色苍白、饥饿感以及全身乏力和不停的冒冷汗;没有及时纠正会造成大脑功能障碍,引起脑水肿,降低认知功能,增加患老年痴呆症风险。特别是老年人发生低血糖后症状并不是很明显,由于被忽略而引发心律失常或心衰,甚至造成心梗或猝死。所以当出现低血糖时应第一时间处理,这样才能及时挽救生命。
发生低血糖时该如何处理?
1、轻度低血糖
发生轻度低血糖时神志清晰,应及时吃含糖食物如含糖饮料、糕点或糖果等;15分钟之后再监测一次血糖,若血糖水平仍然低于3.9mmol/L,还需继续吃以上含糖食物。若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不过离下一餐超过一个小时以上,应及时补充含淀粉或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避免低血糖二次发作。
2、重度低血糖
当出现重度低血糖时如嗜睡、意识恍惚、抽搐或惊厥等,此时患者已经无法口服食物应第一时间送进医院,一般医生会为患者注射葡萄糖溶液,一直持续24~48个小时,以至于能吃淀粉类食物为止。
如何预防低血糖?
1、吃饭做到定时定量
不管是一日三餐还是一日5~6餐都要保证吃饭定时定量,两顿饭间隔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不可随意延长吃饭时间,这样才能更好的稳定血糖,防止低血糖产生。
2、采取少量多餐原则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比较大或是胃肠道功能不好,不妨采取少量多餐原则,以一日4~6餐替代一日3餐。不过值得提醒的是,加餐并不等于额外增加能量摄入,应保证每天进餐总量不变。
3、睡觉前适当的加餐
若出现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时,需听从医生建议调整好用药治疗方案,同时睡觉前适当加餐。另外,若出现餐前低血糖或餐后高血糖,不妨多吃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粗粮,能延缓机体吸收葡萄糖,防止餐后血糖升高,而且也能减少胰岛素分泌,防止餐前低血糖。
温馨提示
低血糖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如糖果或小饼干等。若突然出现大汗淋漓、饥饿感、四肢乏力以及手不停的颤抖应及时吃含糖食物。与此同时,还需定期监测血糖,必要时需更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