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糖尿病患者的潜在危险
发布时间:2020-09-1657521次浏览
许多糖尿病患者存在便秘现象,认为便秘是个常见病,并不十分重视。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便秘并非小事一桩,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危害。
便秘时粪便在大肠中留存时间较长,会导致某些毒素吸收增加;用力排便时,糖尿病患者血压会较正常水平明显升高,甚至收缩压可以达到200mmHg以上。如果糖尿病患者伴有视网膜病变,如微血管瘤、新生血管,由于脆弱的血管不能耐受巨大的压力,一旦血管破裂则可引起视网膜出血,严重者可能导致失明。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在便秘时,可因血管压力增加而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脑血管压力增加等,因而出现心肌缺血、脑缺血,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急性脑血管病。
发生便秘时,糖尿病患者应应用药物导泻治疗,可以用甘油灌肠剂、开塞露、温盐水等入肛协助大便排出,并可以同时口服通便灵、麻仁润肠胶囊等药物辅助排便。发生便秘后,患者应注意预防便秘的再次发生,日常应增加食物中膳食纤维素的摄入量,适当增加锻炼,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切不可长期依赖通便药的作用,而降低了自身肠道的功能。
相关推荐
饭后血糖8.5算高吗
饭后血糖8.5mmol/L算不算高,需要看进餐后多久的血糖水平,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餐后1小时或者2小时的血糖浓度是8.5mmol/L,血糖轻度升高,一般来说餐后2小时内血糖浓度应该低于7.8mmol/L,超过7.8mmol/L但是低于11.1mmol/L的情况下考虑是糖耐量受损,可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看一下最近三个月的血糖代谢情况,另外进行OGTT也就是葡萄糖耐受性试验来确诊。餐后2小时,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浓度开始逐渐下降,一般来说餐后3-4小时,血糖浓度应该会恢复到空腹状态水平,参考值范围应该是:3.9-6.1mmol/L,超过最高值6.1mmol/L考虑是血糖升高。所以如果餐后3-4小时血糖浓度8.5mmol/L,算是比较高的,这种情况下不能明确是糖尿病还是糖耐量受损了,需要进一步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OGTT试验等来明确诊断。血糖升高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从长远来看,血糖代谢异常容易造成微循环障碍,影响末梢血运,也可能影响神经功能,造成肢体末梢感觉异常,高血糖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血糖升高的人要注意控制糖分和脂肪类食物的摄入,积极锻炼身体控制体重,肥胖造成的高血糖,减低体重对控制血糖是比较有效的。
餐后血糖18.8算严重吗
餐后血糖18.8mmol/L,是相当高的一个血糖。所谓的餐后血糖,是指的吃饭第一口算起,到整两个小时所测得的血糖。对于餐后血糖来说,正常范围是3.9~7.8mmol/L之间,诊断糖尿病是大于等于11.1mmol/L,在7.8~11.1mmol/L之间称之为糖耐量异常。对于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如果是18.8mmol/L,明显高于11.1mmol/L,是一个非常高的血糖的状态,需要患者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以明确诊断。这种长期的高血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容易出现急性的并发症,就是所说的由于高血糖导致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的会甚至出现昏迷。对于慢性来说,有一些病人会出现大血管病变,就是通常所说的冠心病、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等的这些终末性事件。长期的血糖升高,也容易导致微血管病变,就是糖尿病所带来的并发症、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对于这一类的情况,长期高血糖都会增加它的发病的几率以及发病的严重的程度。所以18.8mmol/L的血糖,应该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根据专业医生的指导,来调整药物的用量。严重的,如果口服药控制不佳,则需要胰岛素的治疗,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及时治疗。
03:08
糖耐2小时比1小时高怎么回事
糖耐量实验两小时比一小时的高,实际上是通常所见到的2型糖尿病的检查的结果,是由于患者的胰腺功能的下降,高峰的后移。对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胰岛素的不足,会出现血糖的持续升高,甚至高峰后移到两到三个小时。这种情况会导致血糖的波动比较大,是出现这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一旦发现血糖的异常以后,需要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对症的治疗,使血糖波动减少,争取回到正常的范围。
02:54
喝水血糖会升高还是降低
喝水对于血糖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是一般指的是少量的喝水对于血糖的影响不是太大。对于有一些病人,比如早晨需要吃一些其他的药物,对于糖尿病病人或者是其他的病人,早晨需要吃药的时候,少量的喝几十毫升的水,对于血糖的影响不是很大。而且如果指的是喝少量白开水对于血糖没有影响,但是如果是特殊的比如喝饮料,这里头由于含有糖分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物质,肯定是对血糖会造成影响的。所以建议大家一般来说,尽量的如果在没有特殊情况下,空腹查血的时候尤其查血糖的时候,需要禁食、禁水。
多饮挂什么科
多饮一般可选择内分泌科,主要分成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是尿多造成,病理性因素是糖尿病免疫功能紊乱或微生物感染导致,需尽快改善,否则可形成水电解质紊乱。
糖尿病血糖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血糖的检测标准其实并不完全相同,比如从最新的诊断标准就已经看出空腹的葡萄糖含量,最起码应该超过140毫克,但是每一个不同的人群在诊断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区别,譬如说孕妇的餐后一小时血糖值应该控制在10.0以内,老年人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不应该超过12.0。
怎么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的病因一半是遗传因素,一半是环境因素。先天性遗传因素在医学上并没有特效的预防措施,但是后天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提前干预,能在较大程度上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如饮食不节制、高热量高油脂饮食摄入、缺乏锻炼,导致肥胖、抽烟、生活不规律熬夜、患者存在长期的精神压力积累,最终会导致糖尿病。这些也都是导致糖尿病的一些后天性的因素。所以作为预防糖尿病来说,患者平时要作息规律、尽量避免熬夜、保障充足睡眠;控制食物摄入的总量,尤其是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少吃甜品和油炸油腻的食品,保持粗杂粮细粮以及荤素的合理搭配都是蔬菜;菜肴烹饪应尽量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炖的方式,限制盐分的摄入量,不吃各种咸菜咸肉等;每日一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保持心情舒畅。
糖尿病会心跳加快吗
糖尿病能吃什么
糖尿病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什么都可以吃,只是糖尿病患者吃的量要限制,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活动量制定饮食计划,全天的总量固定,定时定量,再分配到三大物质和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占小于30%,蛋白质25%~30%的比例而搭配。主食要粗细搭配,可以按照1:1或者是2:1的比例,选择粗粮和细粮精细搭配,另外选择优质蛋白或豆制品,对两餐之间血糖控制好的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水果,选择一些低糖指数的水果。升糖指数比较低的一些水果,比如说苹果,梨子或者是柚子等,可以增加一些含纤维素和维生素比较高,矿物质含量丰富的绿色的蔬菜,保证每天的总量固定就可以。在饮食之间互相交换,尽量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
02:46
2型糖尿病如何预防
2型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通过日常的健康管理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首先是控制体重和减肥,因为超重和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第二、监测血糖,对于年龄大于45周岁,有糖尿病的家族史、有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还有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第三、情绪的管理,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会导致内分泌激素异常,导致糖尿病。第四、饮食疗法尤为重要,要有选择的合理分配营养,控制饮食,定时定餐。第五、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01:57
怎样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的两个重要原因是人群体重增加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因此预防糖尿病首先应该对人群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高老百姓对糖尿病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是要控制饮食,要减少脂肪、碳水化合物、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减少热量的摄入,保持合理的身材、体型。另外要加强运动。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建议每周保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锻炼,才能够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其次应该限盐、戒烟、限酒,要保持心态的平衡,才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从而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人能吃红薯吗
糖尿病患者们是可以适量吃红薯的,红薯中有着糖成分,所以糖尿病患者要适量的吃,如果吃多了,摄入身体中的糖成分就会比较高,所以不能够多吃,避免使自己的血糖得到增加,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从而引发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平时吃东西一定要注意。
糖尿病吃什么水果好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担心水果中会有糖物质,就担心加重糖尿病的症状,其实生活中,糖尿病患者也能够适量的吃一些水果,比如无花果、火龙果等水果,这些水果的糖成分都比较低,患者们适量的吃一些可以补充维生素。
糖尿病吃什么水果
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适量吃糖分较低、热量低以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水果。例如可以吃李子,直接将李子榨汁后饮用,每天三次,可以降糖;还可以多吃草莓,搭配麦片一起使用,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早餐和加餐,是不二选择;而在炖肉的时候加入山楂,不仅可以解油腻,也能促进胆固醇的分解。
02:10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都会对脏器造成损害,如神经智力损害、视力损害等。急性并发症来势较凶猛,如果有足够警惕,及时发现去医院治疗,一般不会留下长期损害。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低血糖或感染。但如果不注意,反反复复发生急性并发症,也会遗留一些并发症。比如反复低血糖可能损害神经,引起神经智力的损害,长期的血糖高没有控制会对各个脏器都有损害。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就是心血管的病变和脑血管病变以及外周血管病变,还有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主要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些慢性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对各个脏器造成损伤。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更要关注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